矿产资源是支持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矿业行业同时面临挑战和机遇。普华永道发布的2023年全球矿业报告第20期《重塑行业格局 把握时代机遇》以全球40大矿企为主要分析对象,鼓励矿企将“去碳化”作为全新机遇,通过提高能效、利用可再生能源、与加工企业合作开展全价值链减排实践等途径寻找新的价值增长点。矿业企业的发展关系着国家低碳转型和能源安全,国有矿业企业在此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并对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撑作用。在不断深化国企改革的背景下,本文将从低碳转型扩展至广义的气候变化应对,探讨矿企面临的气候相关风险与机遇,以期为矿业企业制定气候适应行动方案、提升气候危机应对韧性提供参考。
1. 气候风险及其不利影响
气候相关风险可归纳为两类:物理风险与转型风险。其中,物理风险是指极端或异常天气事件对经济活动直接造成损害的风险,如干旱、洪涝、飓风及海平面上升等,对建筑、设备等硬件设施造成直接冲击,带来固定资产和财产损失。转型风险是指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技术革新、市场与投资动向以及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对企业经营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与国际主要市场不断加紧相关政策制定、提升环境相关标准的大背景下,矿企面临的主要气候风险及其影响路径总结如下1:
如上表所示,矿企面临的物理风险主要集中在旱涝灾害、温升与极端天气事件对矿区地质、水质、生态等自然环境以及交通运输、设备运转、供电通信、施工效率、工人安全等商业与社会层面的影响。这些影响往往会造成矿企资产负债表受损与恶化,带来强烈的不稳定因素,削弱企业发展。
与此同时,转型风险也对矿企的经营提出了全方位挑战。
2. 气候变化潜藏的机遇
气候变化为矿业企业带来了风险的同时也蕴藏着机遇。普华永道在2023年全球矿业报告《重塑行业格局 把握时代机遇》调研中发现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开发和电动汽车的生产推动了对关键矿产资源的需求大幅增长。镍、锂、钴、铜等在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电解槽等新能源应用场景中发挥支撑作用的金属矿产价格在2021-2022年间飙升,尽管2023年前期有所回落,但仍远高于2020年以前的水平。能源转型所需关键矿产的市场规模在过去五年翻了一番,于2022年达到3200亿美元3,新能源及储能制造行业所需的钴、铜、镍等关键矿产投资在2022年增长了30%4。
主要矿产市场价格5
此外,在气候变化带来的能源转型影响下,部分矿业企业将新能源开发与矿山生态治理相结合,通过“光伏+矿山修复”来获得经济与环境效益。
鉴于气候变化相关风险和机遇会给企业经营与财务带来切实影响,企业应尽早制定计划、采取行动,在把控风险的同时抓住发展机遇。2015年由G20成员国组成的金融稳定理事会(FSB)设立了气候变化相关财务信息披露指南工作小组(TCFD),并围绕“治理、战略、风险管理、指标和目标”这4个组织运营的核心元素提出了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建议框架。由于该框架被其他国际标准广泛借鉴与采纳,得到普遍认可,普华永道也将基于此框架为矿业国企开展气候变化应对行动提出参考建议。
普华永道提出的基于TCFD的气候风险管理架构
建立健全企业管治架构,并将气候风险与机遇管理融入其中。清晰界定董事会及其下设委员会等细分管理层中不同角色应对气候变化的职责,包括如何监督、评估与管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与机遇。制定完整的管治流程,将气候相关因素纳入各业务部门日常管理工作中,定期回顾治理情况并及时进行完善调整。
基于国际能源署(IEA)和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气候情景(即对未来进行合理假设的发展路径),结合企业自身情况选定适用的情景开展气候情景分析,了解企业在不同情景下可能的表现与韧性。在此基础上,识别企业在短、中、长期面临的气候相关风险与机遇,尤其是前文列举的与矿业密切相关的气候风险与机遇。针对识别出的风险与机遇,制定全方位的气候应对战略,在勘探与采矿、运输与供应、冶炼与加工、上下游价值链等各环节战略规划中融入气候风险与机遇相关考量,并将战略具体化、详细化,形成可落地的实施方案,供各职能部门落实执行。
量化识别出的气候风险,分析其对矿址选择、矿山基建、生产开采等矿企核心业务与财务回报的影响。通过内外部利益相关方调研等方式,对所有气候风险因素进行重要性评估,并根据其对企业经营的影响程度进行优先级排序,以便企业集中资源关注防范优先级高的重大风险。依照风险量化与评估的结果,对面临的主要气候风险进行常态化监测与报告。如对于物理风险,可在矿区部署相应监测设备,观测旱涝灾害与极端天气事件对矿区资源和开采的影响,并对观测结果进行深度分析与报告。同时,将气候风险纳入企业整体风险管理框架,制定短期气候风险应急方案与长期风险防控缓释措施。另一方面,时刻关注国内外相关政策法规的更新,洞察环境友好型技术的创新趋势,了解市场在气候应对领域的投资与消费动向,在关键矿产领域布局谋篇,探索矿区新能源利用场景,在可持续转型发展中把握先机。
制定用于评估和管理气候风险与机遇的指标和目标。在制定目标时,全面纳入碳排放、能源、水、土地利用、废弃物管理等与矿业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因素,并考虑目标适用的时间范围与基准年份。同时,制定可衡量目标进展情况的绩效指标,并考虑将其纳入薪酬政策,使相关职责人员的薪酬与其在气候风险与机遇管理方面的绩效表现挂钩,以发挥激励作用。在这过程中,矿企可充分利用各种高新科技软件,开发系统工具,建立涵盖企业内部多领域气候相关目标与指标的动态数据库,为开展各项气候行动提供数据保障。
综上,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对矿业发展带来的挑战,建议矿业企业尽早识别与自身经营密切相关的重大物理风险与转型风险,从治理、战略、风险与机遇管理、指标和目标4个维度制定气候转型策略并分阶段落地实施;同时积极探索气候变化带来的业务机遇,在能源利用、业务模式等层面寻找突破,提升自身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助力我国矿业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
注释
1. 参考资料:Gold and Climate Change, World Gold Council (世界黄金委员会)
2. 200 and counting: Glob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re existing coal. Institute for Energy Economics and Financial Analysis(能源经济与财务分析研究所)
3. 数据来源:《关键矿物市场回顾2023》,国际能源署
4. 数据来源:《世界能源投资2023》,国际能源署
5. 数据来源:《世界能源投资2023》,国际能源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