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视角:可持续发展对长期价值投资至关重要

在当下不确定的大环境下,投资者比以往更迫切地希望了解企业如何应对危机、保持韧性,从而持续创造并守护长期价值。可持续发展是投资者密切关注的领域,因其关系到企业是否能抓住机遇实现自我重塑与业务转型,在未来的竞争中掌握主动。

普华永道近期发布了《2023年全球投资者调研报告》,调研发现,相较全球平均水平,有更高比重的中国内地投资者表示,企业如何管理可持续发展相关风险是他们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考量因素,对于成功驾驭与业绩及前景密切相关的可持续发展议题的企业,他们愿意增加投资。多数中国内地投资者迫切希望了解企业如何将可持续发展因素纳入其战略决策、风险管理和财务报表中,亦注重高质量的独立鉴证。

调研结果显示,在被问及所投企业未来面临的主要风险时,通货膨胀、宏观经济波动、地缘政治、网络安全和气候变化被投资者视为影响最大的五大风险,有69%的中国内地投资者认为气候变化是所投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高于全球平均水平(60%)。本文将着重探讨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调研发现。

您认为您所投资的企业总体上面临以下主要威胁的风险有多大

Sustainability is essential for long term value investing

注:仅计算选择了“极度暴露”、“高度暴露”及“中度暴露”的结果总和。

共有345位来自不同地域、关注不同资产类别和投资方法的投资者和分析师参与了此次调研,其中包括68位中国内地受访者。普华永道希望通过调研以及与投资专业人士的访谈,进一步了解投资者判定影响投资决策的关键因素。

主要发现

  • 可持续发展是核心关切

可持续发展是投资者普遍关注的焦点。调研显示,85%的中国内地投资者表示,企业如何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风险和机遇是他们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考量因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75%)。

企业如何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风险和机遇是我进行投资决策的一个重要考量

投资者迫切希望了解企业如何将可持续发展因素纳入其战略决策、风险管理和财务报表中,以及企业如何将可持续发展计划与其商业模式相结合,进而了解企业创造长期价值的前景。调研显示,82%的中国内地投资者认为应将环境、社会与治理(ESG)直接纳入企业战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70%);72%的中国内地投资者认为企业应为解决与其业务相关的ESG问题进行投入,即使这样或将降低企业短期盈利能力,高于全球平均水平(66%)。

企业应将ESG直接纳入企业战略

即使会降低短期盈利能力,企业也应为解决与业务相关的ESG问题而进行相应支出

企业如何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风险和机遇对投资者决策至关重要。一位投资者谈到:我们希望企业优先考虑对其业务有重大影响的所有事项,反思在哪些方面可能做得不够,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根据普华永道经验,有些企业之所以会被曝光,部分原因是他们在管理可持续发展风险方面行动迟缓,或者他们没有考虑到利益相关者希望在关键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上采取行动并承担责任。


  • 愿意为可持续发展增加投资

有更高比重的中国内地投资者表示,对于成功驾驭与业绩及前景密切相关的可持续性议题的企业,他们将增加投资(中国内地75%:全球69%);投资者表示,愿意增加对积极改变商业行为,并致力于产生正面社会或环境影响的企业的投资(中国内地69%;全球67%)。

对于成功驾驭与业绩及前景紧密相关的可持续性议题的企业,投资者将增加投资

投资者愿意增加对积极改变商业行为并致力于产生正面社会或环境影响的企业的投资

对此,消费者和客户的需求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许多投资者指出,客户需求是推动投资者对可持续投资产生兴趣的一个主要因素。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希望通过自己的购买决策支持可持续经营的企业,这种态度和行为使得企业意识到,能够满足这些需求的企业将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并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力。企业应将ESG视为照亮市场与价值潜力的一盏明灯,不断改善自身的ESG表现。


  • 希望获得信息和提升透明度

投资者希望更好地了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计划。要使可持续发展报告有意义,透明度至关重要,需要反映企业在管理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并清晰勾勒出企业履行可持续发展承诺的路线图。路线图应包括实现净零目标等方面的阶段成果和进展情况。

正如一位投资者所言:“企业应给出未来三年、五年乃至十二年的净零规划。”

中外投资者都普遍希望企业能报告以下内容:企业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承诺的成本(例如,实现净零或社会目标所需的资本或运营支出)、企业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承诺的路线图,以及企业现在和将来对于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认为报告以下事项很重要的投资者比例:

企业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承诺的成本(例如,实现净零或社会目标所需的资本或运营支出)

企业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承诺的路线图

希望了解企业现在和将来对环境或社会影响的投资者比例

投资者还迫切希望获得更详尽的数据,以了解风险和机遇管理如何影响支撑财务报表的假设。80%中国内地投资者希望企业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风险与机遇对于企业财务报表假设的相关影响(全球75%)。

希望企业考虑风险和机遇对其财务报表的影响的投资者比例

此外,投资者还希望企业应披露其运营或其他活动对环境或社会造成影响的货币价值,认为给企业的影响赋予货币价值将有助于企业在决策过程中更好地权衡环境和社会问题。如下图所示,中国内地投资者对于要求企业披露相关货币价值的重视程度尚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认为企业应披露其运营或其他活动对环境或社会造成影响的货币价值的投资者比例(如影响)

Sustainability is essential for long-term value investing

注:*本问题是向所有对"企业报告现在和将来对环境或社会的影响有多重要?"问题回答"中立"、"重要"或"非常重要"的受访者提出的。

认为企业的影响赋予货币价值将有助于企业在决策过程中更好地权衡环境和社会问题的投资者比例

Sustainability is essential for long-term value investing

注:本问题是向所有对"企业应披露其运营或其他活动对环境或社会所造成影响的货币价值(即其影响)"问题回答"中立"、"同意"或"非常同意"的受访者提出的。

了解气候活动对于环境和社会造成的货币价值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权衡环境和社会议题,从而作出更明智的决策。但此类评估工作难度极高,需要管理层倾注更多心血,可谓“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 对于“漂绿”的担忧

调研显示,投资者对所使用信息持怀疑态度,他们期待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报告和信息。同时,普华永道观察到投资者对信息来源也缺乏信任。如果没有优质信息,企业将无法为投资者呈现全面、相关、连贯的视角。尽管投资者对企业的财务报表给予极大信任,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对企业的可持续性披露缺乏信任。

94%全球投资者认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中至少包含部分没有事实依据的披露,有97%的中国内地投资者持相同观点

几乎所有投资者都认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或多或少包含一些未经证实的内容,即所谓的“漂绿”现象。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投资者密切关注新的披露要求,例如欧盟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Directive, CSRD) 和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 (International Sustainability Standards Board,ISSB) 的披露要求。高管层需密切关注新规进展,收集与其业务密切相关的可持续指标数据,增强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以确保企业所披露的可持续性相关数据在质量上能与财务报表中的数据相媲美。第三方鉴证能够增强投资者对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信心,但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可持续发展报告仍尚未经过独立鉴证。

认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包含部分没有事实依据的披露的比例


  • 信任的重构

对于投资者和企业高管,信任问题的消弭有赖于第三方独立评估报告信息。91%的中国内地受访者表示,高质量的独立鉴证(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媲美的鉴证水平)会增强他们对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信心,高于全球平均水平85%。

一位受访者表示:希望有朝一日能定期获得企业的可持续性信息,若法规不能强制企业提供该等信息,希望审计师或其他方能核实信息准确性。

高质量的独立鉴证(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媲美的鉴证水平)会在中等、很大或非常大程度上增强投资者对可持续性报告的信心

受访者表示,他们对鉴证从业人员的信心源于这些专业人员所具备的职业特质。受访者希望鉴证从业人员具备以下能力:能够接触到特定领域的专家、对企业报告中各类业务有全面且关联的视角、有审计复杂组织的丰富经验,并在评估管理层的前瞻性预估和判断时保持职业怀疑态度。

投资者表示,他们对鉴证从业人员的信心源于这些专业人员所具备的职业特质,希望鉴证从业人员具备以下能力

可持续发展是投资者要求企业采取行动的关键领域,企业须向投资者证明,企业能够持续创造价值,并履行可持续发展承诺。为满足投资者对更优质信息的需求,企业必须加以重视,重建投资者对重大议题的信任。提供更可信任、更优质的信息是第一步,但最终还是服务于战略目的。对于首席执行官及高管团队来说,关键是要利用这些洞察力来发现机遇和风险,将他们的商业模式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并以可持续的方式增强他们的竞争优势。

调研方法说明

2023年9月,普华永道调研了30个国家和地区的345名投资者和分析师,并对15名投资专业人士进行了深入访谈。受访者主要是机构投资者,包括投资组合经理(19%)、分析师(18%)和首席投资官(17%),其中,48%的受访者拥有超过十年的投资行业经验。他们的投资涉及多种资产类别、投资方法和时间范围,其组织的资产管理规模也从不到5亿美元到超过1万亿美元不等。65%的受访者所在组织的资产管理规模总额超过10亿美元。

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英文调研报告。原报告作者:James Chalmers与Nadja Picard。

注:无特殊说明,文中数据皆来源于《2023年全球投资者调研报告》。由于保留精度的原因,百分比之和不一定为100%。

联系我们

蔡晓颖

ESG可持续发展主管合伙人, 普华永道中国

电话: +[86] (21) 2323 3698

方蕴萱

中国内地及香港ESG可持续发展副主管合伙人, 普华永道香港

电话: +[852] 2289 1314

倪清

中国内地资产和财富管理行业主管合伙人, 普华永道中国

电话: +[86] (10) 6533 2599

余洁雯

ESG可持续发展披露和管理咨询主管合伙人, 普华永道中国

电话: +[86] (755) 8261 8399

王莹

合伙人, 普华永道中国

电话: +[86] (10) 6533 2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