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国际披露标准,扩大中国企业气候强音

普华永道中国与CDP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共同发布《2023年中国企业CDP披露分析报告》

上海,2024年4月25日 — 由联合国和中国政府给予支持,政、商、学、社各类组织共同参与的国际性交流合作平台“上海气候周”正在上海举办首届活动。普华永道携手CDP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于今日在气候周现场共同发布了《2023年中国企业CDP披露分析报告》。

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有超过23,000家企业在CDP平台披露其环境相关表现,较2022年增长约25%;其中中国(含港澳台)参与CDP气候变化相关环境信息披露的企业超过3,400家,较2022年增长约26%。CDP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在全球运营环境信息披露平台,致力于推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水和森林资源,其前身为碳披露项目(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普华永道中国ESG可持续发展主管合伙人蔡晓颖表示:“上海气候周以‘中国行动、亚洲声音、世界标准’为宗旨,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参与气候变化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平台。通过《2023年中国企业CDP 披露分析报告》,我们看到更多中国企业正积极行动,通过在CDP平台披露其环境相关表现,在国际社会扩大中国企业气候强音。”

报告基于2023年度的中国企业CDP问卷调查结果,结合ISSB(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准则及TCFD(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要求,从治理、战略、风险管理、指标及目标四个方面总结了中国企业的关键发现。

在治理方面,77%的中国企业已建立气候治理架构;超四分之三披露企业的董事会参与了气候治理,显示出企业管理层级对气候问题的普遍重视;提供气候相关薪酬激励的企业比例同比提升至46%,表明气候变化正加速融入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

在战略方面,66%的企业已初步识别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对于企业战略和财务的影响,且37%的企业将其纳入战略,该比例与上一年相比有所提升,表明业务战略与气候变化的互动已日趋获得企业的关注;近四分之一的企业应用情景分析工具对气候风险和机遇进行评估,协同价值链各环节参与减碳行动的企业比例也普遍提升,中国企业正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共同推动脱碳努力。

在风险管理方面,超七成的企业已经建立气候风险识别、评估和管理流程。中国企业对气候风险的识别意识显著提升,特别是在急性物理风险、市场风险及新兴法规方面;其中,对直接运营环节的急性物理风险关注度最高。

在指标及目标方面,中国企业已积极设定和实施气候相关目标,超三成企业设立了科学碳目标,12%的企业设立了净零目标。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方面,78%的企业披露了范围一排放,62%的企业披露了范围二排放,39%的企业披露了范围三排放。此外,使用内部碳定价的企业数量由2022年的86家提升至2023年的125家,未来有较大提升空间。

蔡晓颖表示:“目前全球可持续信息披露标准逐渐趋同可比。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气候与可持续披露的标准化、主流化甚至强制化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与国际并轨的可持续披露及管理升级将成为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必要环节。”

此外,在上海气候周期间,普华永道中国还受China ESG Alliance联盟(以下简称“联盟”)邀请,正式担任其智力伙伴。联盟于2023年4月由行业众多知名企业及机构联合发起,旨在从众多ESG专家视角与生态资源中寻求最有价值信息,构建负责任的气候技术方案以造福全人类。未来,普华永道中国将充分发挥平台和桥梁作用,促进国际国内、不同行业领域ESG先进理念和优秀实践的交流合作,与联盟共同推动各行各业践行可持续发展。

联系我们

陈燕

经理, 普华永道中国

电话: +[86] (10) 6533 8761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