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观象台】《国有企业参股管理暂行办法》的理解与建议

近年参股投资已成为国企投资的重要部分,如何有效管控参股投资十分重要。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国有企业参股管理暂行办法》(国资发改革规〔2023〕41号)(以下简称“《办法》”),标志着对国有企业参股投资的监管进一步强化,重点更加明确。

对《办法》的理解

国有企业参股管理是国资监管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次《办法》的出台弥补了地方国企及子企业参股管理制度的空白。从长远来看,国有企业参股管理一直是国资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政策会进一步升级和完善,在政策落地实施方面开展更多探索。

与国有企业控股投资监管导向相衔接

本次《办法》覆盖国有企业参股投资、经营、退出全过程,在投资方向、投资决策机制、投中股权结构、交易安排、投后公司治理、监督管理等多个关键环节与国有控股企业监管的导向吻合,体现了监管政策的一致性和国资监管“一盘棋”思路。

在参股投资管理、退出方面进一步明确了要求

本次《办法》结合了参股投资实践中的重难点问题,特别在参股投资管理、参股投资退出等方面新增以及强化多项具体举措,例如根据参股比例对参股企业实施差异化管理、选派人员到参股企业履行股东权责、加强对参股企业经营情况与财务情况的监控管控等,为政策落地实施提供支撑。

与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导向相统一

本次《办法》要求国企在参股投资中聚焦主责主业、健全参股投资决策机制、完善国资监管体制,同时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作用,盘活处置低效无效资产,体现了《办法》与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导向相统一。

落实《办法》的思考

实操层面留有进一步细化的空间

本次政策提出了方向性、原则性的要求,为国企参股管理带来指引,但企业仍需充分学习、借鉴各地公共资本投资管理的优秀经验,积累优秀实践,细化为实施细则。

国企参股痛难点需有针对性地探索解决

在实践中普华永道关注到国企参股投资管理存在一些常见的痛点难点,例如股东借款、关联交易、公平市场竞争、同业竞争、合规经营等问题,需总结优秀实践经验,提升管理精准度。

可探讨从顶层设计加强对国有资本的权益保障

未来可以进一步完善国企参股投资权益的法律保障,从根本上保护国有资本权益。

对国企实操的建议

  • 精准监管。建立参股企业业财信息收集与风险监控平台,对所参股投资企业的经营、财务风险进行集中分析和监控。加强对国企参股投资专项审计力度,约定对参股投资项目实施审计的形式与频率。
  • 构建体系。建立参股投资绩效评价、参股投资项目重大决策事前评估机制等管理体系,完善参股经营投资台账,形成常态化、标准化管理机制。
  • 分类管控。探索差异化管理,如对于重要参股企业可通过经济运行分析、管理报表、财务分析、重大风险监控等手段来提升经营监管能力。有条件的国资可建立参股企业数字监管平台,提升数字化监管能力。
  • 提升内控。将参股投资项目纳入国企内控建设要求中,推动参股企业完善企业内部风控合规管理的制度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政策要点梳理

《办法》从参股投资、经营管理、股权退出、国资监管要求等领域出发,为国有企业参股投资管理提要求、划底线以及明确监管职责,本文总结为3类要求+9条底线+4个明确。

suggestions on interim measures for management of soe equity participation nov2023
suggestions on interim measures for management of soe equity participation nov2023

联系我们

宋经纬

合伙人, 普华永道中国

电话: +[86] (20) 3819 2655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