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观象台】动态布局和管理供应商资源池,助力国企数字化供应链建设

2022年10月《国务院关于数字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中,强调了数字化供应链对培育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的重要意义,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加强建设数字化供应链、建立完备的供应保障体系更是一项举足轻重的课题。采购寻源是供应链管理的起始点,围绕采购寻源实施的供应商管理,对企业形成长期有效的供应链上游管理机制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当下,国有企业通过加强动态布局和管理供应商资源池,实施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战略,不仅能够解决企业供应链不同节点能力不均衡、整体资源利用效率欠佳等问题,同时也能助力企业抢占数字经济发展的先机,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注入新动力。

建设数字化供应链的意义

  • 企业战略价值

供应链在业务运营的最前沿,贯穿采购、生产、物流等多个业务环节,直接影响企业关键成本与各环节中的资源效率,这对国有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提出了进一步降本增效、加强协作、精细管理的要求。供应链数字化建设通过供应链各环节信息的实时互通和数据共享,帮助企业对供应链的执行进行可视化追踪,整合资源、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有效提升企业流程效率、降低中间成本。同时,供应链数字化有助于企业进行更合理、全面的供应链评估,通过建立精细化的供应商资源池与持续的动态管理,企业可以选择最优供应商,并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通过与战略伙伴共享信息和共担风险,形成企业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 政策监管要求

我国多个政府部门与机构都为国有企业的数字化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政策指引,多项政策措施也为企业的数字化供应链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建立数字化供应链既是国有企业规范管理的重要举措,也是国有企业充分利用政策支持进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机会。

国企供应链管理相关政策和法规指引

国有企业供应链管理面临的主要挑战

  • 供应商资源池需精细化的评审认证

国有企业体量大、业务类型多,各业务部门日常采购时需要与大量供应商合作。企业若未制定统一、完备的供应商采购管理流程,采购职能未归口至采购部门,管理较为松散、冗余环节多且标准不一,容易导致供应商库没有根据公司战略和采购需求类型进行分类管理和评审认证,合作的供应商因未经统一把关而良莠不齐,甚至可能出现舞弊风险,使企业无法有效地控制供应链运营成本,对企业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

  • 供应商资源要科学合理的网络规划

国有企业在业务需求多样化、定制化的趋势下,如何根据供应商资源的重要性,建立稳固、优质的供应商资源网络是供应链管理的一大课题。企业对供应商资源进行动态管理的意识不够充分,不能及时识别和备份关键品类的供应商、优化供应商结构,容易导致企业供应能力不足、交付质量降低、供应链不同节点能力不均衡,增加不必要的运营成本。

  • 供应链执行过程应动态、全流程的跟踪优化

企业如果管理理念与手段传统落后,缺少必要的IT支持,供应链各环节之间容易出现信息沟通和共享不畅,供应链的执行过程不能及时跟踪调整,容易导致供应链上下游业务活动难以精准匹配相应的资源,无法有效保障供应链上下游业务的持续运转,可能导致企业难以实现供应链整体资源利用效率的最优化。

国有企业供应链数字化管理的建设思路

建设数字化供应链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项持续的系统性工程。企业需根据自身所处管理阶段规划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目标,通过逐步将数字化嵌入供应链管理的各个流程和环节,稳步推进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和计划。

供应链数字化的不同阶段


  • 完善供应商评审体系,构建精细化供应商资源池

应结合采购需求及供应商管理现状,从定性与定量等方面搭建综合、有效的供应商准入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供应商准入流程进行统一线上化管理。围绕着战略品类、一般品类等不同的采购需求类型,企业应进一步对入库供应商进行精细化的分类,逐步完善供应商基础信息数据,形成贴合自身供应链需求的供应商资源池,并增加供应商信息透明度和统一性,通过合理完善的评价认证体系加强对供应商的品质把控,助于企业与优质供应商形成互惠共赢的合作关系。

供应链数字化起步阶段


供应链数字化发展阶段

  • 动态管理供应商,实施科学、合理的供应商资源网络规划

应当对供应商资源池进行持续的跟踪管理,定期对供应商的资质、能力和信用等方面进行考核评审,并根据公司战略定期和市场情况及时识别和备份关键品类的供应商,同时持续对供应链不同节点的供应商合作情况实施动态监控,及时剔除不合格的供应商,并与优质供应商进一步建立长久稳固的合作关系。通过实施科学、合理的供应商资源网络规划,帮助企业持续优化供应商结构,及时识别并控制供应链风险,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 打通供应链各环节,实现动态全流程的数字化追踪

在具备完善的供应商动态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在供应链管理中多节点、全流程引入数字化平台管理,打通供应链各环节,形成业务流、数据流、资金流等多维度集成协同,打破企业内部信息壁垒,实时获取供应链各业务环节的数据,并对供应链执行情况进行全流程跟踪,实现供应链的实时感知、可视化展示和敏捷响应,提高供应链效率和透明度,确保供应链执行过程合规、安全、有效,增强企业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

供应链数字化成熟阶段

普华永道建议企业建立明确的数字化供应链的发展愿景和战略方向,分阶段逐步实现供应链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优化流程环节,提高执行效率和透明度,降低采购成本和风险,推动企业各职能板块间、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高度协同,实现企业供应链的精细、实时、深度、协同管理,帮助国有企业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保持灵活且高质量的长期发展。

联系我们

徐世达

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风险及控制服务市场主管合伙人, 中国中部风险及控制服务主管合伙人, 普华永道中国

电话: +[86] (21) 2323 3405

杨丰禹

中国北部风险及控制服务主管合伙人, 普华永道中国

电话: +[86] (10) 6533 5868

郭婕

合伙人, 普华永道中国

电话: +[86] (10) 6533 5136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