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资委高度重视财务数字化建设,多次强调中央企业要加快推进财务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2023年12月28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财务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中央企业应锚定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控体系的总目标,顺应智能变革趋势,以司库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财务数智化转型。在此背景下,财务数字化转型再次成为2024年国有企业财务工作重点之一。
近年来国资委对财务数字化转型的相关要求
国有企业在财务数字化转型中通常面临财务管理思维、职能定位、组织人员、技术应用四方面的痛点问题:
1. 难以改变传统思维模式,转型目标及定位不够清晰
一是缺乏战略思维,数字化时代,财务作为企业战略目标的重要推动者,数字化转型目标未与企业战略有效衔接,难以支撑集团战略目标落地;二是整体思维不足,缺少顶层规划及匹配的落地路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造成资源浪费;三是创新思维不足,打破成规的创新作业模式难以真正落地。
2. 财务管理职能定位未及时调整,管理能力难以匹配数字化转型要求
过去财务通常以后台记录、执行的定位为主,难以有效防控风险,协同业务发展,支撑战略落地转型;财务的穿透管理能力、灵活响应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决策支持能力、标准高效运营能力不足,难以适应数字化转型对于财务职能重塑的要求。
3. 缺乏配套、专业的数字化组织及人才队伍
组织层面,未建立适配数字化转型要求的组织架构,未设置财务数字化相关岗位,部门间缺乏协同合作;数字化考核目标未纳入整体绩效管理体系中,激励机制不足;人员层面,缺少完善的数字化培训机制,难以形成财务管理和数字化能力兼具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4. 未深入挖掘数字化场景,新技术应用广度深度不足
数字化转型往往以信息系统建设为主,数字化应用场景挖掘不够,未与各类业务处理活动紧密衔接,新技术应用流于表面,难以切实发挥新技术应用带来的提质增效、决策支撑等方面的价值。
1. 以财务数字化转型规划为引领
财务数字化转型离不开整体规划的引领。首先,要从政策要求出发,分析行业趋势对标领先实践,解码公司战略,结合管理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设计具有前瞻性、科学性的规划方案,提出财务数字化转型的愿景与目标,总体框架及落地思路;其次,要梳理形成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打造一批数字化应用场景,引领后续财务数字化建设工作;最后,要明确财务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厘清如何通过分批次的财务数字化项目推动转型工作落地,明确各项目的目标、预期成效、建设内容、主责部门、参与部门等。
财务数字化转型规划方案需要得到公司领导层的认可,获取组织人员等资源保障;规划方案要在全公司层面进行广泛的培训宣贯,为方案落地保驾护航。
2. 以财务标准化建设为基础
通过建立财务标准化建设,实现会计政策、会计科目、会计核算、财务审核、报表取数五个层面的标准化,全面提升财务数据质量及标准化水平,夯实经营管理决策支撑的数据基础。
3. 以司库体系建设为突破口
司库体系建设是近年来国资委在财务数字化建设方面重点关注的领域,要依托财务公司、资金中心等资金管理平台,运用数字化技术,打造司库管理系统,提升司库管理水平,实现资金管理看得见、管得住、调得动、用得好。
4. 以全面预算体系建设为抓手
全面预算体系是落地集团战略的重要手段,应以“纵横贯通、流程闭环”为目标,通过纵向的业务预算、财务预算、关键绩效指标为管理抓手,自上而下打通预算管理流程;同时,横向覆盖全价值链,以预算赋能业务。
5. 以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为有效路径
财务共享中心天然具有标准化业务流程及海量业财数据,具备大量新技术应用场景,是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前沿阵地。通过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一方面能够提升财务基础工作效率,推动财务职能及财务人员转型,另一方面,将共享中心打造为财务大数据中心,深入挖掘数据价值,也将有效支撑财务数字化转型落地。财务共享中心建设需要做好顶层规划,详细设计及系统建设相关工作。
当前,国有企业推动财务数字化转型工作,需要拥抱变革,紧抓时代机遇,在做好顶层规划的基础上,夯实财务标准化工作,以数字化工具打造司库及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积极探索以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推进财务数字化转型,实现财务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数字化、智能化,助力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