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作为企业加强管控、防范风险的重要抓手,在国内已有近20年的发展历程。近年来,数字化浪潮不断重塑财务共享中心的定位及价值,国资委在《关于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推进共享模式、流程和技术创新”,提升共享效率,扩展共享边界,充分发挥财务共享中心作为天然的数据中心的优势,深入挖掘数据价值,推动共享中心“从账务集中处理转型向企业数据中心演进”,依托共享中心探索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之路。
国有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关注重点
国有企业要针对这些关注重点,各个击破,设计财务共享中心顶层规划,明确定位目标、服务范围、运营模式及选址,并在顶层规划指导下,做好组织人员、财务标准化、运营管理及数字化体系的详细设计及相关落地工作。
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整体架构
战略定位及目标
企业应从战略解码出发,分析战略目标落地对于财务管理职能以及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要求,对标世界一流水平,制定精准、清晰、具有前瞻性的战略定位及目标。
财务共享中心上线之初通常定位为交易处理中心,通过集约化作业、专业化分工实现降本增效,提升财务标准化水平及管控能力;中远期定位于专家中心、数据中心以及全球商业服务中心(GBS),扩展共享边界,横向整合财务、人力、IT等多职能领域服务能力,纵向深化服务价值,基于沉淀的数据资产,为经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服务范围
明确财务共享中心服务范围,详细梳理纳入共享及保留本地的业务边界,是帮助企业重塑财务职能架构体系,厘清各财务条线职责边界的重要契机。
除财务共享中心常规处理的核算及资金结算等交易服务外,财务共享中心还可提供主数据及基础数据维护、标准分析报告出具、灵活随需的数据抓取等数据服务,以及专家建议等咨询服务,不断提升财务共享中心价值,服务业务发展。
组织范围方面,在充分考虑上市公司独立性、金融机构监管政策等合规要求的基础上,按照应纳尽纳,先易后难,先国内后海外的原则,分批推进,不断提升财务共享中心业务覆盖度。
运营模式及选址
财务共享中心运营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四种,企业应基于自身业务特点选择适合的运营模式。
在明确运营模式的基础上,企业应从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出发进行财务共享中心选址考察和评估。
选址评估因素
得益于数字化技术带来的效率提升,城市环境因素的影响程度逐步降低,越来越多的企业在选址时着重考虑企业内部因素,如与集团总部沟通是否便捷,能否依托现有办公场所以及员工迁移的难度等。
组织人员
财务标准化
标准化体系建设是财务共享中心建设落地的重要基石,包括制度标准化、流程标准化、核算标准化。制度标准化是要建立集团统一的会计政策及制度,使全集团按照一把尺子开展财务基础工作;流程标准化则是要面向业务场景,搭建财务流程框架,详细梳理五级流程,细化流程涉及的岗位、操作步骤、涉及系统、输入输出文档、主要控制点等,横向实现业务到财务的前后衔接,纵向明确各层级的权责;核算标准化,是要明确各类经济事项的入账规则,统筹集团各国别、各板块、各业态的核算需求,在一套标准的框架内,兼容不同业务的差异性。
运营管理
科学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有助于财务共享中心高效、稳定运行,主要包含日常运营、服务管理及人才管理三方面。日常运营旨在从标准化、风险、质量、绩效、派单及系统等管理领域建立常态化的运行机制;服务管理旨在通过搭建客服体系,签订服务水平协议等方式,提升用户满意度;人才管理旨在建立完善的人才选聘、培训体系,明确员工晋升路径,提升薪酬满意度,搭建内外部轮岗机制,将财务共享中心打造为财务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为财务数字化转型提供人才储备。
数字化建设
财务共享中心的高效运转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有力支撑,要规划建设以“共享报账+共享运营”为核心的一体化智能财务共享平台,起到业财数据集成、管控标准执行、业财协同工作的重要作用。财务共享平台一方面向前端延伸,以报账单为载体采集业务信息,落地合同、预算、资金计划管控要求,通过凭证引擎自动生成会计凭证入账,实现业财数据的集成和有效融合;另一方面向后端延伸,与核算、资金、税务、预算等专业财务系统结合,助力管理决策。财务共享平台从能力上需要支撑前端业务的灵活变化及快速发展,提升用户友好度,满足数据及信息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财务共享中心作为标准化业财流程及数据交汇的中心,具有丰富的新技术应用场景,要基于财务共享平台,深入应用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智能客服、收单机器人、流程挖掘、大数据等新技术,打造一批数字化场景,有效帮助企业提升业务处理效率及用户体验,促进前后端信息系统的整合,不断沉淀财务能力,激活数据价值。
当前,国有企业在财务共享中心建设过程中,要按照国资委相关要求,积极抓住数字化时代的机遇,对标世界一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做好顶层规划,夯实组织人员设计及迁移、财务标准化建设、运营管理体系搭建以及数字化建设落地等核心工作,将共享中心打造为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前沿阵地,不断提升财务标准化、精细化、自动化、智能化能力,推动财务人员和财务职能转型。